据悉,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是通过借助于3D打印设备,对数字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金属粉末、热塑性材料、树脂等特殊材料一层一层地不断堆积黏结,最终叠加形成一个三维整体。
中洲特材(.SZ):主要产品包括铸造高温耐蚀合金、变形高温耐蚀合金、特种合金焊材、表面堆焊服务四大类。公司2021年在真空气雾化生产3D打印粉末取得突破,高合金3D打印粉末已批量生产并出口海外工业零件及医用材料的3D打印市场。
据机构测算,国内增材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262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34.1%。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增材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500亿元,2021-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4.12%。
据介绍,研究人员使用数字光处理3D打印将通道整合到结构中,通过这个过程创建了几个晶格结构,并展示了当结构被挤压和弯曲时,充气通道如何产生清晰的反馈。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他们还将传感器整合到为机动柔性机器人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手动剪切拉胀剂(HAS)中。HSA可同时扭曲和拉伸,能够用作柔性机器人执行器。
文章来源:《材料开发与应用》 网址: http://www.clkfyyyzzs.cn/zonghexinwen/2022/0812/931.html
上一篇:天安新材:继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强内饰饰面
下一篇:直击调研 | 厦钨新能(688778.SH):新款三元材料已应
材料开发与应用投稿 | 材料开发与应用编辑部| 材料开发与应用版面费 | 材料开发与应用论文发表 | 材料开发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材料开发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